我向来是不怎么擅长写灾难的,但是这一次我破例一下,个中缘由自己也清楚,只是实在内心急切的想要把一场灾难告诉大家。但我不是评论员,也不是整天讲课的教授,对于某些有争议的事件,我通常充耳不闻,也时常避而谈之,生怕自己说错什么而辱了史学家们的耳。不过这一次,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我是不大愿意以一篇小说的形式来告知大家这件事而选择自己使用兀长的大道理来叙述。因为对于这件事,国民党、**、资本家、穷苦大众,乃至是因为此事件而丧生的牲畜与植被都是抱有着不同的看法。想要再以一个人的视角客观的去评判这次事件是有相当的难度的。话又说回来了,我虽然不惧一些自诩专家的史学家们的冷嘲热讽,但还是要在意一些自己的社会形象的。这正如三年前中考时政治一科所考的:“人是社会中的一员,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离不开个人。”是同种道理。当然喽,我不会平白无故的提起这些我所极度厌恶的知识与考点,但是您往往会发现其实它说的还是有一些道理的,至少之于这次的事件,那是完全适用的。
由于我是名出生于新生代中国的年轻人,所以是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件事的,但是身为一名半吊子的作家,我觉得自己还是有义务写一写这场灾难的,因此在正式进入文章实质内容之前,我要由衷的感谢李彦宏先生创立了百度百科,这极大促成了我这篇文章的完成。当然,对于版权之类的琐事我还是必须要注意的,所以是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转述给大家。但是这是很有难度的,我想百度上的内容该是比我优秀百倍的写文字的人所写的,如果想要再将其修改用自己的话描绘并且还得让我的读者们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其难度可想而知,不过最终我还是决定勇敢的试一试。
众所周知,在浩浩荡荡的八年抗战中(当然,之于可怜的东北同胞们是十四年)有三大惨案。这三大惨案可不是像南京大屠杀那样的因为敌人惨绝人寰的暴行而产生的,而是我方自己的失误所造成的。简单来说便是我先前所提,统治者并没有学好中学的政治(那时还不叫政治,那时还叫思想品德)——个人离不可社会,社会离不开个人,二者是相互统一而存在的。说的再通俗一点,也就是咱们的委员长在穷苦大众这一层面上欠缺了深度的思考,从而导致了在这件事情上留下了千古的骂名。
给大家伙科普一下,三大惨案分别是文夕大火、重庆防空洞惨案以及我们这次要重点讨论的花园口决堤事件。文夕大火和重庆防空洞惨案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会为各位读者介绍,所以这一次请大家不要挑根捡刺,乖乖的耐下性子听我单单描述花园口决堤事件吧。
说这个民国二十七年五月十九日,侵华日军攻陷了徐州,并沿陇海线西犯,郑州危急,武汉震动。于是乎,六月九日的时候,大委员长为了组织日军继续西进,只得采取“以水代兵”的办法,派人扒开了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区北郊17公里处的黄河南岸的渡口——花园口。从而造成了人为的黄河决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黄泛区,史称花园口决堤。
这下,大家大概知道了花园口决堤究竟是个怎么回事的事件了。当然,写到这里我也承认自己写的太过繁杂,太过无趣,在我实在不清楚该如何令各位读者产生兴趣的同时,我摊开手旁的旧报(说是旧报其实也就是几天前还没读的晚报),上面的记者说采访了几名花园口决堤的民众所经历的惨剧。由此,我不由得发挥了自己的想象,试图用更加艺术化的手法来为各位读者们展现当时的情景:
我们惊恐的望着迅速下泄的黄河水,那个曾经养育我们一家的黄河水,那个曾经像母亲般哺乳我们的黄河水居然也会展现出如此凶恶的一面。更加不幸的是此时又正值雨季,黄河的水通常都会是上游河水暴涨,于是您可以清楚的瞧见花园口决口处被忽的迅速冲大,与此同时,先前被淤塞住的赵口也被大水冲开。两股洪水交汇在一起,似是脱缰的野马,他们随意的卷起滔天巨浪,向我们袭来。那一刻我在反省,是不是我们平日里向她索求的太多,于是这一刻她将十数年积压的对我们的不满与怨恨全部释放出来,所以才会这样疯狂这样肆意的破坏?尽管她像宠物猫一般乖乖完成了政府所派遣给她的指令——冲断陇海铁路,阻止了日军的前进。但是她应该是余力未消的,因为她又将矛头对准了我们,冲毁了庄稼地不说,她还夺走了我真正母亲的生命,尽管某一时刻她也是我母亲的母亲。在听闻政府要决堤花园口时,我们还是万万没有想到会这么严重,弟弟甚至还半开玩笑的说道兴许可以在黄河中游泳,可是现在,他却被河水所淹没,我应该是再也见不到他游泳时的英姿了。这还是会水的弟弟,倘若不会水的人,例如我的母亲和妹妹,一瞬间她们便完成了与这个人世的最后告别,不,我猜想或许妹妹还没来得及完成告别,因为她是躺在母亲的怀中在睡梦中消亡的。仔细想来这样也好,这个世间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活下去的人还要忍受饥饿与苦痛。我们无家可归,这是拜政府所赐呢?还是拜日本国所赐呢?当我迷茫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时,我正在啃咬着最后一根能吃的树枝。
我坦率的同时也并不害臊的告诉大家,我的泪点很低,因此在读到一半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