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弘治皇帝的话,同样也感受到了后诸多同僚们的目光,刘健缓缓的站立出来说道:“海是太祖皇帝时期制定的国策,起初的目的只是为了防患倭寇,但并没有限制百姓出海捕鱼,也没有限制商人出海经商。”
“在成祖时期,我大明在了周经这一边,一来他是河南人,是北方人,跟南方的世家大族、士绅商人没有任何的瓜葛。
二来刘健也是有名的贤能之臣,一心为国,这也是他深受弘治皇帝赏识的原因,昨天他可是亲眼看到了来自天津的海鱼,出来表示反对,他说:先朝因为南方赋税较重,所以用折合银两的办法来减轻。如果再提出增加,恐怕百姓不堪负担,结果马文升提出的议案没有被通过。
除了逃税之外,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垄断大明对外的贸易。
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等自古以来都是远销海外,根本不需要说运到欧洲去,即便是运到朝鲜、倭国、南洋等地区去,利润就已经极为可观。
实行严格的海,一般的商人根本就不可能出海,只有那些真正的大士族、大商人可以出海,从而形成垄断,而垄断就意味着暴利。
大明朝廷和皇帝虽然穷的叮当响,但是江南地区的士绅大族,盐商、海商等等哪一个不是富可敌国,扬州地区,富商为了争花魁的时候,几万两、几十万两银子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就扔出去,一掷千金说的就是他们。
对于这种况,刘健也很想要改变它,朝廷没钱,什么事都办不了,皇帝没钱出来的反对,至于对方是内阁首辅还是六部尚书都无所谓,反正明朝历来有以小制大的传统。
御史、翰林品级不高,但是一样可以弹劾那些六部尚书,内阁阁老,而往往一旦有人弹劾,这老之类的为了表示自己的清白,一般也都会向皇帝上书请辞,毕竟都是要面子的人。
“够了”
弘治皇帝沉着脸,目光又看向谢迁说道:“谢卿,你怎么看?”
见弘治皇帝问起谢迁的看法来,来自江南地区的官员们顿时一个个都赶紧站了回去,同时也是用切的目光看向谢迁。
谢迁是浙江人,正儿八经的江南人,李东阳虽然也是南方人,但出湖南,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是算不上江南人的,江南士林现在在朝堂之上就是以谢迁为首,需要的时候也是拉上李东阳。
谢迁的家族也是江浙绍兴的大家族,在江南地区也算非常有影响力的大家族,在各个方面也都有着庞大的利益。
所以兵部尚书马文升上书要征收商税的时候,他都会站出来反对,因为这也是触犯了谢迁自的利益,除非了他背后家族的利益,出来表示反对。
可是他是江南人,是江南士林的代表,他也不可能不为江南士林说话,从周经提出解开海,他就一直在思索这个事,思索了许久,这才想出了这样一个折中的办法来。
一方面也是照顾了江南士林的面子,不至于让自己以后无法立足江南士林,另外一个方面也是遵从了昨天和弘治皇帝他们所商议达成的意见,不至于成为弘治皇帝的敌人。
听到谢迁的话,江南地区出的官员顿时一个个就跟泄气的气球一般,顿时就瘪了,连谢迁这个江南士林之首的人都不能明确的站到自己这一边,大家纵然是再继续说下去又有何用。
更何况,谢迁这个这种的方法,其实想一想也还是可以接受的,只是解开渔,让沿海地区的人可以出海捕鱼,这对于商人的利益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普通老百姓可没有办法组船出海经商。
至于说在少数地区试点解开海,他们也是还可以想想办法将这个试点地区给搞砸,如此一来,以退为进,将来再上书实行海的时候就可以让反对者无话可说了。
“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