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块切好后,戴震霆拿来一个大一点的锅,里面加入半锅清水,放入葱段姜片和料酒,然后将切好的肉块放进去。
开大火,烧开后用勺子撇去浮沫,撇干净之后继续开着火,然后用漏勺小心的把锅里的肉块捞出来。
捞肉块的时候,一定不能关火,得让锅里的肉汤保持沸腾的状态。
只有这样,肉里煮出来的脏东西才不会重新沾在肉上。
戴震霆把锅里的肉全部捞出来之后,将这口锅从灶上端下来,换成了一口稍微大一点的砂锅,开始正式制作东坡肉。
戴震霆切了一堆葱段,然后他把这些葱段整齐的铺在砂锅底部,铺了整整两层。
接着他又切了十来片生姜,把这些姜片均匀的摆放在葱段上。
做完这一步之后,戴震霆开始往锅里放肉。
“做东坡肉这道菜的时候,想要肉不散开,就得把这些五花肉肉皮朝下放在锅里,让肉皮接触来自锅底的那些热量,这样肉就不会变得松散。
要是把肉横着放或者竖着放,锅底沸腾的力道直接作用在肉上,就算开小火,锅里的肉也有很大概率散开。”
他一边往锅里放肉,一边絮絮叨叨讲解着。
等所有的肉都肉皮向下放入锅里之后,戴震霆开始往锅里放调料。
首先是一小碗生抽,这是提味儿用的,不能太少了,太少了肉味过淡,吃着容易腻。
接着倒入小半碗老抽,这是增色用的,用量得比平时要多一些,这样肉的颜色才能红润。
当然了,不想放老抽的话也可以把红曲米装进卤料包中放进锅里,那样做出来的东坡肉颜色更红。
不过相对来说,还是老抽的颜色好,看起来更深一些,也更加有食欲。
只放红曲米的话,颜色太红,看起来像是放了色素一样。
倒过老抽之后,戴震霆又往锅里放了一大把冰糖。
冰糖的量很大,估计除了无锡菜之外,也就浙菜会这样放糖了。
这种放糖的方式,虽然让其他地方的人都忍不住咋舌,但在江南地区,这根本就基操而已,根本没到喊666的地步。
冰糖放进去之后,接下来就是倒黄酒了。
现在很多菜品,都喜欢标榜不放一滴水就能做好巴拉巴拉,其实都是一种宣传的套路而已。
不放一滴水的菜,里面往往会放好几罐啤酒。
还有做面饼不蒸不烙,结果是油炸。
这种套路非常多,不过要说鼻祖,应该还是东坡肉。
东坡肉是最早号称不放水不放油,做出来的肉还超好吃的菜品。
不放油其实是一句废话,因为这道菜根本就不炒,你想放油都没机会。
至于不放水,确实是真的,然而放的是度数并不高的黄酒,这约等于水里加了一些高度白酒而已,其实跟放水没多大区别。
但是通过这种噱头一宣传,确实很吸引人。
不过现在这种噱头一多,就有点烦人了,不少人都非常反感这些。
不放水算什么?
有本事你不放肉试试?
戴震霆一边跟徐拙聊着东坡肉的技巧,一边端着黄酒往锅里倒,一直倒到黄酒和肉齐平才算停下来。
徐拙算了一下,差不多往锅里倒了四斤左右的黄酒。
黄酒倒进去之后,戴震霆盖上砂锅的盖子,把灶上的火打开。
先用大火把砂锅烧开,然后调成小火,让砂锅保持将滚不滚的状态,这样做出来的肉嫩而软,非常好吃。
到了这会儿之后,摄像师凑到灶台前,拍了几段小火慢煮的特写,又掀开锅盖拍了一下锅里的肉,这一阶段的拍摄就已经结束。
再拍的话,就得等到两个半小时之后砂锅起锅时候再拍了。
这会儿没啥事儿,几个老人坐在沙发上,一边喝着茶,一边聊着这道东坡肉。
赵金马说道:“很多人刚开始学做肉,掌握不好调料的量和配比,开始试着摸索放香料增加香味儿。
等到可以熟练运用香料的时候,却要学会不放或者少放香料。
烹饪一道,说到底是个化繁为简、返璞归真的过程,而围绕着的中心,就是食材本身的口感和味道。
先辈们创造出那么多技法技能,其实全都是围绕这个中心展开的。”
这话让其他几位老人都很赞同。
这些道理,他们自然是知道的,而这会儿说这些,自然是为了提点徐拙。
化繁为简、返璞归真,这是烹饪的追求,也是发展的方向。
比如这东坡肉,一般厨师制作,里面绝对会放一些香料的,甚至有的人连香料的配比也会列出来。
但是高手做东坡肉,里面连一片香叶都不会放的。
原因就是,不管放什么料,都会影响五花肉本身的香味儿。
不光香料,甚至连调料也放得很少,什么蚝油之类的增鲜的调味品一概不放,除了生抽老抽冰糖之外,剩下的就是充当水的黄酒了。
简单得让人意外。
但这种简单,却能把猪肉的香味儿彻底激发出来,吃起来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徐拙轻轻一叹:“这就是烹饪的魅力啊,真好。”
刚感慨完毕,就听到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
“宿主参与菜品讨论,触发技能,特奖励d级招牌技能——杭州东坡肉,恭喜宿主。”
嗯?
杭州东坡肉?
徐拙有些意外,这有什么区别吗?
抱着这个疑问,徐拙问了戴震霆,戴震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