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荣带着朱玉笙走出房间,看了一眼院子里的人在安然有序排着喝粥,目光露出一丝欣慰,总归这些人不用挨饿受冻了。
这里有莫公公专门安排的人来看守,还有煮粥,不需要朱玉荣费心。
朱玉荣拉了朱玉笙就离开了院子,把他带回了王府。
因为朱玉笙从今天开始算起来是自己的弟弟,随从很快在朱玉荣最近的地方安排了一个院子,方便朱玉荣随时照看朱玉笙。
朱玉荣还派遣了两个小厮,两个丫鬟,一个嬷嬷来照看朱玉笙,然后差人把王府的冻疮膏给朱玉笙的丫鬟,让那些丫鬟好好服侍朱玉笙,小心照看着,让他身上冻疮被药膏擦了之后能够早点好。
朱玉荣把朱玉笙安顿好,此时莫公公差不多也把人安排去城外建大棚了,这个时候刚好回来给朱玉荣复命。
朱玉荣听着莫公公的复命,这城外大棚,莫公公让府中的杂役去建的,现在就等莫公公安排出去的人统计有多少乞丐,然后开锅煮粥了。
“粮食呢?买了多少?”朱玉荣问。
莫公公略一沉吟:“北阳城中的两个粮铺,大概五千担粮食奴才都做主先买下来了。”
五千担粮食即使人数只有几千人个乞丐,要熬到明年开春,这漫长的半年时间,一日三餐,五千担粮食能不能熬到那个时候都难说
这个粮食只能另想办法了。
朱玉荣略一沉吟又问:“府中仆役呢,遣散了多少?”
莫公公脸上露出越发纠结的神情:“他们都不愿意出府,说若是赶他们出府,他们宁愿死在府中,若非奴才拦着他们,只怕他们都已经求到王爷面前来了,奴才想着王爷之前说的那些话,万般无奈之下,只有先让他们去建棚,至于后面还要不要遣散,奴才还是想问问王爷的意见。”
这北地百姓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呆在镇北王府,至少一口暖饭,一床暖被还是有的,这被遣散出府只有那二十两银子,能干什么呢?
即使能买一亩田,可是这北地的天气,种出一个有余剩的年景,那几乎是奢望的事,根本就不可能。
加上北地现在赋税加重,种出来的粮食还不够上缴的呢,更别说到时候一家老小的吃食,怎么算都是钱。
哪有在镇北王府这般不用为了生活发愁。
谁愿意出镇北王府啊,谁愿意被遣散啊,大家死活都要留在镇北王府,谁都不愿意离开。
朱玉荣陷入了沉思。
这个问题朱玉荣当时就想到了,只是没有想到,居然没有一个人愿意出府,这镇北王府好吃好住,不到万不得已,谁都不会离开的。
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解决农民的根本。
农民的根本是什么?
那就是田!
现在农民赋税重的宛如大山压在他们身上,种的都用来缴税,都不够自己吃的,弄的不好粮税交不上,还要收田这不是生生逼的农民要造反吗?
现代历史上农民掀干起义的例子还少吗?
减免赋税,分予良田,迫在眉睫!
可是这一切是需要一个章程循环渐进的进行的,不是一下子说改就能实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