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威夷做到了同步发行,因此杰德和斯皮尔伯格都看到了上面对杰德的抨击。斯皮尔伯格对于《纽约时报》这样直接的打击还是有所不满的,并不是电影作品和电影人不能被批评,但好歹你要看完一部作品才能去评价吧?《纽约时报》这样直接开始抨击,那和一群小孩子吵架有什么区别?更重要的是,斯皮尔伯格不希望打击到杰德的信心,但他偷空了杰德一眼,发现杰德居然只是笑笑就翻了过去。
你不生气么?对于这个后辈,斯皮尔伯格还是颇为满意的。两个人最近聊的最多的话题就是《侏罗纪公园》,杰德给电影提出了许多有利的意见。杰德对于《侏罗纪公园》的定义就是商业大片和特效大片,并且还跟斯皮尔伯格解释了什么叫商业大片和特效大片。
虽然斯皮尔伯格对杰德将电影如此肤浅化有些意见,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这部电影的确就是一部纯粹的商业大片,很难赋予太多的思想意境。好在杰德最后也提到了,《侏罗纪公园》给予的警示便是人类不要妄图以为自己真的是自然的统治者,一旦对自然失去了敬畏,那么自然的报复便会来到。
关于这几次谈话,后来也被斯皮尔伯格的助理整理出来作为斯皮尔伯格未来自传的材料。后世的学者在研究这些对话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作为后来灾难片之王的杰德谢尔曼居然在这个时候就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价值观,并赋予到日后他所有的灾难片中去了。有人认为这是斯皮尔伯格给予的启发,但也有认为这而是杰德的自我领悟,总之双方学者就这个问题在后世是吵闹不休,各自发表的论文更是数不胜数。
杰德看了看斯皮尔伯格,笑着说:我为什么要在意?电影是娱乐手段,当然也是艺术形式,但是艺术最初也是娱乐。所以,我为了娱乐大众而拍电影有什么不对么?
虽然有不少观众认为斯皮尔伯格是艺术电影的倡导者,但实际上斯皮尔伯格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艺术片导演。相反,他是一名彻头彻尾的商业片导演。只不过相较于普通的商业片导演,斯皮尔伯格的作品中有更多的思考和艺术价值罢了。因此斯皮尔伯格倒是很认同杰德的这句话,如果一部电影连娱乐大众的价值都没有的话,遑论艺术价值呢?因此斯皮尔伯格并没有继续这个话题的讨论,毕竟他只需要确认杰德没有被打击到即可了。
我们明天就返回洛杉矶,我已经和卢卡斯先生约好了时间。斯皮尔伯格说道。对了,你目前已经是编剧工会的成员了,什么时候去注册下成为导演工会成员吧!
在美国最不缺的就是各类工会,连好莱坞都是如此,导演工会、制片人工会、角色指导工会、演员工会、编剧工会等等。虽然这些工会都声称会为工会成员谋取福利,但是杰德丝毫看不出来他们有什么价值,更多的时候工会就是充当一个中介机构而已。
对于尚未成名的电影人来说,这样的中介能够帮助他们的地方有限;而对于功成名就的电影人来说,他们又有专门的经纪机构打理他们的中介事务,压根就不需要各类工会的插手。不过既然自己加入到好莱坞,少不得还是要按好莱坞的规矩来办事,横竖工会的会费也不高,多加入一个也就那么点事情。杰德不想去找工会的麻烦,前提是工会别惹到自己头上。
其实美国的这些工会倒也不是光拿钱不办事,相反他们还是会做很多事情的,至于这些事情讨喜不讨喜就另当别论了。比如导演工会曾经制定过一个片头制作规范,要求所有导演将主要工作人员的名单列在片头。但是卢卡斯就曾经因为这个所谓的规范破坏了他片头的整体感而拒绝执行,也因此和导演工会交恶,导致最后卢卡斯退会。当然,卢卡斯也因此有将近二十年的时间不能从事导演工作,让不少人唏嘘不已。
我会交给我的律师去处理的。横竖杰德每年都要掏一大笔的律师费用,那么还是有事没事让律师出面去干掉活比较好。斯皮尔伯格先生,你有没有决定在哪里拍摄?
还没有决定好,怎么了?斯皮尔伯格倒是不着急,若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外景地,实际上对电影的伤害也是很大的。这就是为什么斯皮尔伯格派出了大量工作人员前往各个热带岛屿寻找合适的外景地。自己也是在别人的推荐下来夏威夷看看的,倒是觉得有几个不错的。
杰德想了想,便说出了自己打算兴建侏罗纪公园的打算。杰德知道《侏罗纪公园》在全球的热度有多大,不仅让电影拍摄了三部曲,更是在3d技术兴起后还被重制成3d版。更重要的是,随着《侏罗纪公园》在全球的热映,直接导致了全球恐龙热的兴起,一时间去古生物博物馆看恐龙化石就成了时尚。既然一部电影可以成就一种流行文化,那还不如将侏罗纪公园拿过来自己做。
先在外景拍摄点做出第一家侏罗纪公园,既方便前期拍摄也利于后期持续收益。然后再以品牌授权的形式,将侏罗纪公园的概念推向全球。等于是完全复制迪士尼乐园的发展路线,但是不同的是,侏罗纪公园的占地会比较小,不至于出现香港迪士尼那样的尴尬。杰德将自己的想法与斯皮尔伯格沟通之后,他发现这的确是一个颇为赚钱的方法。不过这种经营电影周边的方法并不是安倍林娱乐的经营方式,因此斯皮尔伯格也提出了自己的异议。
结果杰德笑着说: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