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可是我的孩子的名字。”如意上了李治的床,媚娘似乎没觉得什么,可这小婴儿占用了自己儿子的名字,却让媚娘忽然感到了一种赤裸裸的侵犯,她的反应激烈得让李治都有点意外。 “那,那……”李治有些尴尬。 媚娘深吸一口气,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陛下金口玉言,就叫他贤吧。” 贤,如意静静地躺在床上,远远望着那个在李治和媚娘怀里的小婴儿,原来你叫作贤,她冲着那啼哭的婴儿微笑着,那孩子放肆地在李治的臂弯张牙舞爪,还浑然不知这屋里三人的微妙关系。没有人来问她的意见,她的儿子,一出生就不属于她了。 贤,媚娘捧着这个孩子,她的男人和她的女人的孩子,她有信心让他真正成为她的儿子。而自己允诺如意的期限也终于到期,是开始收拾皇后和淑妃的时候了! 起2h点2fu. 正文 二十三 (起5b点5b中5b文5b网更新时间:2007-10-10 16:26:00 本章字数:4437) 李治拜谒了一趟昭陵,带回来一位新生的皇子,宫廷内外难免错愕,可谁又不便多问这个叫贤的皇子的来龙去脉,照样恭敬道贺。皇子贤的满月酒上,长孙无忌多喝了几杯,说:“这才是武昭仪的本分,为陛下多添几位皇子,将来辅佐我大唐天下。” 是夜,媚娘依偎在李治怀里轻啜:“臣妾觉得好没意思,我们姐妹这样尽心侍奉陛下,生了弘,又生了贤,在那老匹夫眼里不过落得本分二字——还不知背着陛下怎么编排我们呢。” 李治抚摸着媚娘柔若无骨的臂膀,正安慰间,忽有小太监来通报门外有人叩阁上表。 “这么晚了,明日再上也不迟。”李治挥挥袖子,媚娘却拉住他,“这么晚来上表,必然有日间不便之事,传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小太监领进来一个人,身形瘦削,看起来倒是十分机灵,见到李治和媚娘拜倒道:“臣中书舍人王德俭,今日当值,特为中书舍人李义府代上奏表。” “李义府?”李治皱了皱眉,道,“如果你是来给他求情的,就回去吧。” 王德俭忙道:“李义府请立武昭仪为后。” 一句话石破天惊,虽然这个念头在李治和媚娘心头已百转千回,可是写到大臣的表章之上还是头一次,李治大喜,忙命人将表章拿来细细看过,道:“李义府在哪里?” 王德俭知道事情已经有了转机,微笑道:“就在殿外候着。” 媚娘掀开帘子,从里屋出来,温柔浅笑:“还不赶紧让他进来?” 王德俭欢天喜地的出去了,李治道:“长孙无忌近日上表,说这个李义府是魏王旧党,贬为壁州司马,朕已准了,诏书明日就要发的,这该怎么办?” 媚娘听到长孙无忌的名字,更坚定了要拉拢李义府的决心,她多年的等待终于等到了第一个识时务的人,岂能不隆恩厚遇,道:“眼下不管李义府是什么人,只要是长孙无忌的敌人,便是我们的人。我们什么都不必说,只要大大地赏这个人,朝臣们自然看在眼里,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不一会儿,王德俭领着李义府进来。虽然夜间烛光摇曳,仍看得出李义府仪表堂堂,眉清目秀,笑起来唇边还有一个酒窝,说不出的fēng_liú儒雅,媚娘心中对他的好感又增了几分,道:“李爱卿心怀社稷,忧陛下之忧,乐陛下之乐,堪为群臣楷模,赐珠一斗,留任原职。” 李义府翩翩下拜:“敢不肝脑涂地,以报皇帝陛下,皇后娘娘恩宠。” 一席话说得李治和媚娘眉开眼笑,李义府和王德俭正低眉顺眼的要退出去,媚娘忽然想起了什么,喊他:“李义府回来。” 退至门口的李义府忙快步走回来,媚娘笑道:“没什么,想起‘镂月成歌扇,裁云作舞衣。自怜回雪影,好取洛川归。’可是出自李爱卿笔下?” 李义府忙叩头道:“微臣拙词,不值一提。” 媚娘又道:“我听说,爱卿文采fēng_liú,与来济同以文章翰墨扬名,时号‘来李’,可有此事?” 李义府把头俯得更低:“世人错爱,愧不敢当。” 媚娘嗔道:“爱卿何必过谦,我这里有本书,想问问爱卿的见解。” 说着亲自走下来,将一本书递到李义府手里。 李义府恭敬的接过来,书面上赫然写着两个字——《女则》。 李义府道:“娘娘近来在翻阅此书?果然是国母气度。” 媚娘打断他:“你我推心置腹,不必说那些溢美之词了,长孙皇后当年作此书,开我大唐印刷之先河,为何不过短短数十年,却一书难求?” “这……”李义府面露难色。 李治鼓励他说:“你但说无妨,去年十月长安城外郭修葺,雍州参军薛景宣进言说,汉惠帝修长安城,没过几天就死了,现在又修城墙,一定大不吉利。几个大臣都要惩办他大不敬之罪,朕却觉得景宣虽狂妄,若因上封事得罪,恐绝言路。所以,爱卿不必文过饰非。” 李义府惶恐叩首道:“天子海量,我等不能度。这本书不能广为流传,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天下只有一个皇后!” “哦?”媚娘大感兴趣。 “这是一本写给皇后看的书,恕臣直言,其中的言论见识,惟有母仪天下者,方可心有戚戚矣。试问当今天下,能看懂这书的,舍武娘娘其谁乎?” 李义府说得舌灿莲花,眉飞色舞,却不料这次的马屁没有拍到点子上,媚娘心中很清楚,这个与长孙皇
状态提示:第1节
第37页完,继续看下一页